bet365体育在线15  > 林业科技

容器育苗技术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版  发布时间:2014-11-28


 

  适用于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的容器育苗,也适用于珍稀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容器育苗。

  1  育苗容器

  1.1  容器种类

  塑料薄膜容器  一般用厚度为0.02~0.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。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(袋)和无底(筒)两种。有底容器中、下部需打6~12个直径为0. 4~0.6cm的小孔,小孔间距2~3cm,也可再剪去两边底角。

  泥质容器  营养砖用腐熟有机肥,火烧土、原圃土,并添加适量无机肥料配制成营养土,经拌浆、成床、切砖、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。

营养钵用具有一定粘性的土壤为主要原料,加适量磷肥及沙土压制而成。

  蜂窝状容器  以纸或塑料薄膜为原料制成,将单个容器交错排列,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合而成,可折叠,用时展开成蜂窝状,无底。在育苗过程中,容器间的胶粘剂溶解,可使之分开。

  硬塑料杯 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、方形或圆锥形,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。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~4条棱状突起。

  其他容器  因地制宜使用竹篓、竹筒、泥炭以及木片、牛皮纸、树皮、陶土等制作的容器。

  1.2  容器规格

  育苗容器大小取决于育苗地区、树种、育苗期限、苗木规格、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等。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,西北干旱地区、西南干热河谷和立地条件恶劣的、杂草繁茂的造林地适当加大容器规格。

  容器大小的表示方法:

  塑料薄膜容器为圆筒状,以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和高度来表示,如:5cm×12cm表示在装填基质后,容器的直径为5cm,高为12cm。

  营养砖为长方体,以长×宽×高表示其大小。如:7cm × 7cm ×l2cm表示砖的横断面为7cm ×7cm的正方形,砖高为12cm。

  营养钵为圆台体,用上底直径、下底直径和高3个数字来表示其大小。如:3cm ×5cm×7cm表示上底直径为3cm,下底直径为5cm,高为7cm。

  蜂窝状六角形容器以外接圆直径和高度来表示,如:4cm×12cm表示六角形外接圆直径为4cm,高为12cm。

  2  育苗基质

  2.1  基质成分及配制要求

  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井应具备下列条件:

  a.来源广,成本较低,具有一定的肥力;

  b.理化性状良好,保湿、通气、透水;

  c.重量轻,不带病原菌、虫卵和杂草种子。

  根据培育的树种配制基质,配制基质的材料有黄心土(生黄土)、火烧土、腐殖质土、泥炭等,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。培育少量珍稀树种时,在基质中掺以适量蛭石、珍珠岩等。

  配制基质用的土壤应选择疏松、通透性好的壤土,不得选用菜园地及其他污染严重的土壤。制作营养砖要用结构良好、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壤土。制营养钵时在黄心土中添加适量沙土或泥炭。

  2.2  基质中的肥料

  基质必须添加适量基肥。用量按树种、结育期限、容器大小及基质肥沃度等确定,阔叶树多施有机肥,针叶树适当增加磷钾肥。

  有机肥应就地取材,要既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又能起调节基质物理性状的作用。常用的有河塘淤泥、厩肥、土杂肥、堆肥、饼肥、鱼粉、骨粉等。有机肥要堆沤发酵,充分腐熟,粉碎过筛后才能使用。无机肥以复合肥、过磷酸钙或钙镁磷等为主。

  2.3  基质的消毒及酸度调节

  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,基质要严格进行消毒。

  配制基质时必须将酸度调整到育苗树种的适宜范围。

  2.4  菌根接种

  用容器培育松苗时应接种菌根,在基质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种接种。

  菌根土应取自同种松林内根系周围表土,或从同一树种前茬苗床上取土拌于基质中或用作播种后的覆土材料。

  用菌种接种应在种子发芽后一个月,可结合芽苗移栽时进行。

  3  容器苗培育

  3.1  育苗地条件

  本着"就近造林,就近育苗,就近取土"的原则,选在距造林地近,运输方便,有水源或浇灌条件、便于管理的地方。

  育苗地要平坦,排水良好,不能在种过蕃茄、薯类等的菜地有苗。山地育苗要选在通风良好、阳光较充足的半阴坡或半阳坡,不能选在低洼积水,易被水冲、沙埋的地段和风口处。

  3.2  整地作床

  育苗地要清除杂草、石块,平整土地,做到土碎、地面平,营养砖育苗在作床前充分耕耙圃地,使之熟化。

  在平整的圃地上,划分苗床与步道,苗床一般宽1~1.2m,床长依地形而定,步道宽40cm。很据育苗地水湿状况不同,苗床分为高床、平床、低床3种。气候湿润,雨量较多的地区或灌溉条件较好的育苗地,可以采用高床,即将容器摆放在与步道的床面上摆放容器,摆好后容器上缘与步道平(平床)或低于步道(低床)。

  育苗地周围要挖排水沟,做到内水不积、外水不淹。

  3.3  装垃基质和摆放容器

  基质要在装填前湿润,含水量10%~15%。基质必须装实,装填无底薄膜容器时,更要注意把底部压实,使提袋时不漏土,基质装至离容器仁缘0.5~1cm处。

 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,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,苗床周围用土培好,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。

  3.4  播种

  容器育苗要选用良种或种子品质达到GB7908规定的二级以上种子。

  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、检验,再消毒和催芽。

  播种期和播种量

  容器育苗的播种期要根据育苗树种的特性、当地气候条件、育苗方式、培育期限、造林季节等因素确定,春季播种的地区要适当早播,西南干热河谷、华南宜秋冬播种。

  播种量根据树种特性和种子质量、催芽程度而定。

  侧柏、油松、黑松每个容器播3~4粒。

  容器内的基质要在播种前充分湿润,将种子均匀地播在容器中央,做到不重播,不漏播。播后及时覆土。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1~3倍,微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。覆土后至出苗要保持基质湿润。低温干旱地区,宜用塑料薄膜覆盖床面。鸟兽危害严重地区要采取防护措施。

  3.5  移植

  a.芽苗移植:将经过消毒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沙床上,待芽苗出土后移植到容器中。针叶树应在种壳将脱落、侧根形成前进行。

  移植前将培育芽苗的沙床浇透水,轻拔芽苗放入盛清水的盆内,芽苗要移植于容器中央,移植深度掌握在根颈以上0.5~1.0cm,每个容器移芽苗1~2株,晴天移植应在早、晚进行。移植后随即浇透水,一周内要坚持每天早、晚浇水,必要时还应适当遮荫。

  b.幼苗移植:在生长季节,将裸根幼苗移植到容器内,在早、晚或阴雨天移植。

  移植一年生裸根苗在早春或晚秋休眠期进行,选苗干粗壮、根系发达、顶芽饱满、无多头、无病虫害、色泽正常、木质化程度好的壮苗,移植前要进行修剪、分级。

  移植时用手轻轻提苗,使根系舒展,填满土充分压实,使根土密接,防止栽植过深、窝根或露根,每个容器内移苗一株,移植后随即浇透水。

  3.6  苗期管理

  a.追肥:容器苗追肥时问、次数、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根据树种和基质肥力而定。针叶树出现初生叶,阔叶树出现真叶、进人速生期前开始追肥。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要求,不断调整氮、磷、钾的比例和施用量,速生期以氮肥为主,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,适当增加磷、钾肥,促使苗木木质化。

  追肥结合浇水进行,用按一定比例的氮、磷、钾混合肥料,配成1:200~1:300浓度的水溶液施用,前期浓度不能过大,严禁干施化肥,根外追氮肥浓度为0.1%~0.2%。

追肥宜在傍晚进行,严禁在午间高温时施肥,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。

  b.浇水:浇水要适时适量,播种或移植后随即浇透水,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多次适量勤浇,保持培养基质湿润;速生期应量多次少,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;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。

  容器苗在出圃前一般要停止浇水,以减少重量,便于搬运,但干旱地区在出圃前要浇水。

  北方封冻前要浇一次透水,以防生理于旱。

  c.病虫害防治:本着"预防为主,综合治理'"的方针,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,必要时应拔除病株,药剂防治要正确选用农药种类、剂型、浓度、用量和施用方法,充分发挥药效而不产生药害。

  d.间苗:种壳脱落,幼苗出齐一星期后,间除过多的幼苗。侧柏每一容器内保留1株;油松、黑松等每一容器内可保留1~3株,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,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浇水。

  e.除草:掌握"除早、除小、除了"的原则,做到容器内、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,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,要防止松动苗根。

  f.其他管理措施:有风沙害的地区应设风障。在干旱寒冷地区,不耐霜冻的容器苗要有防寒措施。

  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,须及时填满,以防根系外露及积水致病。

  为防止苗根穿透容器向土层伸展,可挪动容器进行重新排列或截断伸出容器外的根系,促使容器苗在容器内形成根团。

  4  容器苗出圃

  出圃规格

  容器苗出圃规格根据树种、培育期限及造林立地条件等确定。

 

 

信息来源:bet365体育在线15管理员 | 责任编辑:bet365体育在线15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