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
【打印】
【页面调色版
】
发布时间:2013-10-31
——宝丰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
一、人文地理
宝丰,西依伏牛,东瞰平原,沙河润其南,汝水藩其北,是豫西中州灵秀之地。秦置父城县,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,因境内“物宝源丰,宝货兴发”,徽宗敕赐“宝丰县”。人文地理丰富,是河南省八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,汉化观音文化发源地,汝官瓷原产地,酿酒鼻祖仪狄故乡。马街书会民俗奇观驰名四海,赵庄魔术名扬天下,中原局、中原军区曾驻扎于此半年,被誉为中原红色首府。
宝丰县辖8镇4乡1个办事处,面积722平方公里,总人口50万人,总土地面积108万亩,全县林地面积20多万亩,林业总产值达2.18亿元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以春旱多风、夏热多雨、秋温气爽、冬寒少雪为特征,年平均气温14.7℃,平均降水量732毫米,平均无霜期219天。
二、生态林业
近年来,宝丰县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一主题,努力巩固林业生态县创建成果,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。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切入点,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;以机制创新为手段;以增加绿量为重点;全面提升整体绿化水平,全力打造生态宝丰。逐步形成了生态健全、环境优美、布局合理、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;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、省级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。
自2010年以来,宝丰县共造林15万余亩。其中:千亩以上的林业基地42个,3000亩以上林业大户12个,文笔山、汝河、青龙湾、擂鼓台4个森林公园占地42860亩,目前,我县浅山丘陵区森林覆盖达40%,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88.85%,平原区农田林网控制率100%,路、沟、河、渠绿化率97.85%,林木凭证采伐率100%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.91%,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,乡镇政府所在地、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覆盖率达40%。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1‰以下,森林病虫害成灾控制率1 ‰以下,林木覆盖率年均增加3个百分点。
通过生态建设与创森工作的完美结合,宝丰新增城市公园绿地30多处,形成了“城在林中、林水相依,林居相依、人在景中”的美丽画卷。
三、创森举措
1、加强领导,提供组织保障。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,县长为指挥长的创森指挥部,主管副县长和县政府办、财政局、林业局等单位组成创建领导小组,全面加强对创森工作的领导。出台意见,跟踪督促督导。2010年以来,宝丰县每年都出台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意见》,县委书记刘书锋、县长张庆一等多次深入到13个乡镇(林站)和“四大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地,督促指导“创森”工作,帮助乡镇解决“创森”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两办督查室深入一线,督促各乡镇乡在新闻媒体做创森表态发言,对行动迅速、效果好的单位表扬,推广经验,差的单位通报批评,限期整改。签订目标,落实创森责任。县政府每年都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,并将目标考核纳入全县竞争激励机制规划,对创森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进行诫勉谈话和行政问责。
2、加大投入,激发创森活力。2009年以来,县财政累计拿出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对林业建设工作进行补助。2009年县财政拨付各项造林资金1200万元,2010年县财政拨付各项造林资金980万元,2011年县财政拨付各项造林资金1600万元,2012年县财政拨付各项造林资金1200万元。具体奖补标准:一是对新栽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面积造林,每亩一次性补助200元,二是对保存率达到要求的通道绿化和百里绿色长廊每亩分别补助300元、500元。三是对今年新建合格的林业生态村和新型社区,分别补助5万元,扶持加快全县林业生态建设。由各乡镇先期对造林绿化进行自查,随后由县财政、审计、农监、林业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深入到各乡镇进行现场测量、现场确认,确保资金利用到位。
3、培育引导,转变发展方式。保持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机制创新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》和上级有关实行林业基金制度的规定,宝丰县设立了林业基金,从2013年开始,县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补助。并重点引导、依托山区土地流转,着力培育3000亩以上林业生产基地,加大对已成规模的派铌迩林业高新科技示范园、九子山农林种植公司、军营种植合作社等42个千亩以上林业种植大户,扶持引导企业和合作组织调结构、上规模、创品牌,通过示范带动,加快全县林业产业化步伐,推进采矿区生态恢复、南水北调生态长廊、西部山区生态保护、虎狼爬岭生态防护林等四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,重点培育老龙窝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林业工程建设,巩固林业生态县创建成果。
4、强化管理,管护措施到位。县乡两级政府把林木管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,常抓不懈,采取各种措施,巩固造林成果。一是广泛开展《森林法》、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等宣传活动,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,形成全民参与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局面。二是招商引资整合森林资源,依托土地流转,鼓励专业合作社、造林大户等用林木林地资源入股,与投资商进行合作开发式建设、科学化管理。三是创新县乡村三级林木管护网络,县林业局林政执法人员与各乡镇、各村林木管护队伍相互配合,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巡逻。四是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,在每个月上、中、下旬对全县22个固定样地进行了病虫害监测,发生病虫害做到及时防治。每年夏季,重点对文笔山森林公园和郑尧、宁洛高速和汝河防护林进行飞机防治,杜绝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。五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,做到先办证后采伐,从源头上控制林木的过量消耗。六是加强林区火源管理,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书,强化各级领导责任。七是严肃查处涉林违法案件,依法严厉打击涉林犯罪。
四、美丽画卷
2012年,宝丰县委、县政府提出了"建五宝、争百强、三化协调发展奔小康"的奋斗目标,勾画了生态宝丰建设的美好未来,这为创森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,为转变林业发展模式注入了新动力。
围绕“五宝”建设目标,宝丰林业奏响了新一轮绿色乐章,踏着创森、造林、增绿、林改的节拍,美丽宝丰之歌嘹亮奔放:一个个产业基地、一处处示范园区、一座座生态新村......如同一个个绿色银行......
树多了、路宽了、水清了,到处是游赏的绿地,到处是葱绿的林木,到处是采摘的乐园。呈现一幅"抬头有树木,低头有花草,近岸有碧水,运动有游园,休闲有绿地"的美丽画卷。